李俊 趙若錦 · 2022-08-31 · 來源:中國網 |
標簽:中國經濟;服貿會;時事 | 打印
| 糾錯 |
2022年,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(簡稱“服貿會”)將于8月31日至9月5日在北京的國家會議中心和首鋼園區舉行,主題為“服務合作促發展 綠色創新迎未來”。今年服貿會繼續采用“綜合+專題”“線上+線下”辦會模式,充分利用“一會兩館”辦會空間,著力提升國際化、專業化、市場化水平。與往年相比,2022年服貿會的亮點主要體現在:
新設環境服務專題。結合環境服務快速發展趨勢和國際需求,2022年服貿會新設主題為“雙碳賦能·煥發創新動力”的環境服務專題,重點展示生態環保、綠色節能新技術、新應用,助力實現“雙碳”目標。專題設立低碳能源、氣候與碳經濟、碳中和與綠色技術、創“雙碳”示范城市、環保產業五大專區,集中展示全球環境服務領域的最新成果和技術應用。專題還將圍繞“碳達峰碳中和”、雙碳賦能產業發展、碳交易、綠色城市等熱點話題舉辦24場論壇會議及推介洽談活動,深度探討中國低碳-零碳-負碳實施技術路徑。
突出數字科技新元素。2022年服貿會在首鋼園展區的電信、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專題展中,用元宇宙打造體驗館和成果發布廳,集中展示元宇宙內容制作、場景應用等新興領域前沿技術和發展成果,促進元宇宙從概念走向應用。
集中盤點十年服貿成就。2022年服貿會在綜合展廳設置了中國服務貿易成就展專區,回顧了十八大以來中國服務貿易十年發展歷程和成就貢獻,并展望未來發展方向;優選一批優秀服務貿易成果,以實物、視頻、圖片及文字形式展示,涉及供應鏈服務、建筑服務、航空運輸服務等領域,涵蓋數字人民幣、人工智能等最新應用場景。
回顧服務貿易十年發展,中國服務貿易的開放程度進一步擴大,自由化便利化水平進一步提升。中國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面臨新機遇。
服務業擴大開放為服務貿易發展釋放發展空間。十八大以來,中國不斷完善政策體系,提升服務貿易開放水平。中國先后印發了《關于加快發展服務貿易的若干意見》《“十四五”服務貿易發展規劃》等政策文件,深化服務貿易改革開放;通過了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(負面清單)壓減服務業領域特別管理措施;發布了首張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,作為在專業服務、交通服務等領域較高水平開放的安排;搭建了服務貿易發展載體和平臺,促進文化、數字、中醫藥等特色服務出口。相關改革開放舉措為服務貿易發展創造了自由化、便利化的發展環境,提供了制度保障,有效促進了服務貿易的高質量發展。
“一帶一路”建設為服務貿易發展帶來新增長點。自“一帶一路”倡議提出以來,中國與相關國家和地區服務貿易合作持續推進,雙邊貿易互補性較高。截至目前,中國與巴西、日本、烏拉圭、俄羅斯、阿根廷、葡萄牙等15個國家簽署了雙邊服務貿易合作協議,達成并實施《金磚國家服務貿易合作路線圖》《中國—中東歐國家服務貿易合作倡議》。2021年,中國與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服務貿易總額增長33%。服務貿易已經成為雙邊開展對外經貿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,為促進雙邊經貿合作作出積極貢獻。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,以互聯網、大數據、跨境電商為代表的新型服務貿易將成為中國與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服務貿易合作新增長點。
服務數字化拓展服務貿易發展空間。數字技術的發展推動了供給端的數字化創新和需求端的數字化消費,大幅提高了服務的可貿易性。從貿易對象數字化看,數字技術擴大了服務貿易的范圍,將數據作為與土地、勞動力、資本、技術并列的生產要素,重塑了全球價值鏈。從貿易方式數字化看,數字技術降低了服務貿易成本,提升了服務貿易效率,拉近了消費者和生產者之間的距離,有助于中小企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。同時,數字技術帶來的數字產業發展機遇,將推動服務貿易新業態、新模式的快速發展,促進服務貿易規模和結構的優化。(作者分別系商務部研究院國際服務貿易研究所所長、研究員,商務部研究院國際服務貿易研究所助理研究員)
|
|
產品專區 |
|
合作伙伴: |
版權所有 2000-2018 北京周報中文網 京ICP備08005356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5860號
本網站所刊登的來源為北京周報及北京周報網的各種新聞﹑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,均為北京周報社版權所有。